2017年12月28日,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出炉,结果出来后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2017年的学科评估,首次采用“分档”方式公布评估结果,即根据“学科整体水平得分”的位次百分位,将前70%的学科分9档公布,分别是A+、A、A-、B+、B、B-、C+、C、C-。
此轮学科评估,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名校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保持既有优势,分别拿到21个A+,并列第一。
紧跟其后的是浙江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A+学科数分别为11、9和7,位居第三、四、五位。
然而,此次评估稍显意外的是南京大学(以下简称南大)。作为国内C9高校(985工程一期9所高校)之一,该校此轮学科评估仅获得3个A+,排名国内高校第十七位,在C9高校中位居第七,也是长三角C9高校的最后一位。对比5年前学科评估的结果,有人说此次评估南大遭遇“断崖式”下跌。这一结果也引起一些关于南大的热烈讨论,网络上一则“如何看待南京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A+数位列全国第十七?”的提问,引来上百条回答,痛心、失望之情溢于言表。
在网络上,有声音表示“南大学科评估断崖式下滑,校领导责任重大,亟待奋起直追。” 这一说法我们暂不予评论,不过南大近年来人才流失趋势明显确是事实,也成为南大此轮学科评估“落败”分析原因之一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仅2016年和2017年,南大至少有5-6名学术大咖加盟国内其他高校。
2016年1月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原院长高抒“出走”华东师范大学,并于同年10月出任华东师范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首任院长。
2016年9月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著名翻译家、南大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许钧前往浙江大学任教,并受聘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。
2016年9月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南大原数学系主任尤建功“转会”南开大学,担任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2017年12月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南大物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任中洲加盟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。
2017年12月,据悉,知名社会学家、南大社会学院前院长周晓虹教授也即将前往浙江大学任教。这也是近两年第五名离开南大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
此外,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特聘专家、南大环境学院原副院长张幼宽也已于2016年加盟南方科技大学,担任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17年9月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(简称“双一流”)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里南京大学在列,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,“双一流”高校该如何建设?“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南大遭遇‘断崖式’下跌引起热议”现象或将成为南大乃至全国高校共同反思的一个契机。